摘要:河北:河北省发布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在全省试点光伏+、光热+0.85万户,并且参照电代煤政策给予补贴。 ...
拓日新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2.76亿元,同比下滑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6万元,同比下滑41.12%;电费收入实现16,871万元,同比增长53.31%。
《规划》设定约束性指标5项。省属3家煤炭企业获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多对矿井的主体开发资格,规划建设规模约4600万吨/年。
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推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进程。主要原因是: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推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新增耗煤项目。60万千瓦级以上火电机组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80%,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能源消费752万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连续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全省16个省辖市、61个县(市)用上天然气,其中,15个省辖市、37个县(市)接通长输管道天然气,比2015年新增13个县(市)。
我省目前平均储气能力仅为2.6天用气量,大多数市、县政府未达到3天需求量的应急保供标准。有序推进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4.5亿元、15.1亿元,占总投资的35%、21%,稳步推进桐城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该项目于2017年12月开工建设,今年11月提前竣工投产。
据悉,太阳能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光伏发电的示范工程,具有示范、推广、教学等多种作用。风能示范工程由两台2.5兆瓦的风能发电机组成,单台2.5兆瓦的风电机组刷新了哈风能发电机组单台装机容量的纪录。茹拉曼诺夫还指出,哈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使用,确定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全国消费能源中所占比例提高到30%的目标,相信哈中两国在相关领域将具有巨大的合作前景。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能源股份公司董事长茹拉曼诺夫在交接仪式上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领先,具有可供学习的先进经验,感谢中方此次所援建的风能、太阳能项目,该项目将对在哈萨克斯坦普及和推广清洁能源发挥积极作用,对提高哈中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政府援建、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1兆瓦太阳能电站及5兆瓦风能电站交接仪式11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举行该项目将为哈萨克斯坦普及和推广清洁能源发挥积极作用。
中信建设东欧及独联体事业部总经理李建辉在仪式上表示,中信建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哈光明之路建设,在当地先后承揽多个大型项目。茹拉曼诺夫还指出,哈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使用,确定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全国消费能源中所占比例提高到30%的目标,相信哈中两国在相关领域将具有巨大的合作前景。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能源股份公司董事长茹拉曼诺夫在交接仪式上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领先,具有可供学习的先进经验,感谢中方此次所援建的风能、太阳能项目,该项目将对在哈萨克斯坦普及和推广清洁能源发挥积极作用,对提高哈中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于2017年12月开工建设,今年11月提前竣工投产。
据悉,太阳能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光伏发电的示范工程,具有示范、推广、教学等多种作用。风能示范工程由两台2.5兆瓦的风能发电机组成,单台2.5兆瓦的风电机组刷新了哈风能发电机组单台装机容量的纪录。由中国政府援建、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1兆瓦太阳能电站及5兆瓦风能电站交接仪式11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举行。在这次承建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过程中,中方人员克服恶劣气候以及施工周期短、当地技术人员匮乏等诸多困难,提前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
李建辉介绍说,风能发电站建在阿拉木图州的马萨克农业区,太阳能发电站位于阿拉木图市的阿拉套创新技术园区能见查询光伏市场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得知,评价体系统筹考虑各地区开发市场环境和投资运营风险,由竞争力和风险两类评价指标组成,采取综合评价与约束性指标判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分级。
约束性指标为弃光程度,弃光率10%以上的直接判定为红色。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土地条件、地方政府服务、电网企业服务、国家度电补贴强度、竞争性配置项目补贴平均降幅和地方政府补贴力度等六项指标。
但当地工业基础薄弱,消纳能力有限,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种种原因造成了弃光问题。克州弃光率全区仍然很高,为32.1%。风险评价指标包括弃光程度、市场消纳风险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落实程度等三项指标。最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提出:2018~2020年,全国平均的弃光率要在5%以内,对于重点地区,新疆和甘肃,要限制在10%以内。总分在60分以上、不足80分,为橙色。从根本上来说,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日照资源丰富,适合光伏电站建设。
电力富余资源转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跨省外送。弃光率15.5%,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西北地区是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布局的重地,也是弃光的重灾区。据了解,早在2017年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中,这两个省份的问题就已经成为了顽疾。
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中,以上区域就被显示不达标。新疆的富余电力主要通过疆电外送750千伏输电线路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至外省。
截至2018年10月底,甘肃新能源装机共208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41.1%。所以,对于光伏行业高弃光率的地区,严格贯彻政策破解此类难题,才为当务之急。在新政策的基础上,甘肃、新疆多年来的弃光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国家能源局在正式公布建立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机制的同时,明确规定弃光率10%以上的地区直接判定为红色。
其中,一类地区的甘肃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以及新疆全部区域被判定为红色。新疆地区早些年的弃光数字令人更加震惊,弃光率高达67.4%。
如何解决?国家已给出良药弃光限电,严重制约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甘肃是我国新能源大省,新能源装机2056万千瓦,但弃光问题一向很严重。
近几年弃光率有所下降,根据今年公布的最新数据,1-10月份伊犁州、乌鲁木齐市弃光率全区最低,分别为7.8%、8.2%。今年有望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各下降10个百分点。
新疆自治区2018年110月,弃光电量18.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21.2%。评价结果分为绿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等级,绿色表示市场环境较好,橙色表示市场环境一般,红色表示市场环境较差。目前,甘肃省新能源消纳情况持续好转,2017年弃风、弃光率较2016年各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且有些地区会因此建议电网企业暂缓受理项目并网申请。
且甘肃的自身消纳能力有限,以致于多年来,弃光率居高不下,前几年甚至爆出高达40.2%的惊人数字。总分在80分以上,为绿色。
甘肃、新疆为何常被点名?根据以上评价体系,能见分别就两个不合格地区进行了分析。11月30日,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发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
电力富余资源转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跨省外送。新疆的富余电力主要通过疆电外送750千伏输电线路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至外省。